东辽县东辽县隶属吉林省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区,东辽河发源于境内。
东辽县东辽县隶属吉林省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区,东辽河发源于境内。
1902年建立县制,当时称作西安县,到现在已有百余年历史。后与辽源市三合四分,1983年恢复县制,取名东辽县,1985年建县城于白泉。东辽县幅员面积218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234个行政村,总人口35.5万,其中农业人口28.5万人。
东辽县地貌似蚕形,东部多山,西部以丘陵为主,中部丘陵及河谷平地间布,便江、永乐江横贯县境,形成中低山、高丘为主的组合型地貌。东辽县属于半湿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东辽县年日照时数为2504.2小时,年日照率为57%。东辽县年平均温度5.2℃,年降水量为658毫米,夏季雨热同季。2012年,东辽县幅员面积2186.1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67040公顷,水域面积6540公顷,林地面积74328公顷。2012年,东辽县具有山区与平原的综合优势。蕴藏着煤炭、石灰石、大理石、沸石、瓷土、红土、白马牙石、黄金、矿泉水等多种物产资源。
2013年,东辽县实现生产总值20199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同期增长23.6%,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524万元、108255万元、59212万元,分别同比2012年增长8.1%、42.3%、8.4%。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辽县隶属吉林省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区,东辽河发源于境内。总面积为2181平方公里。
地貌
东辽县地貌似蚕形,东部多山,西部以丘陵为主,中部丘陵及河谷平地间布,便江、永乐江横贯县境。东部为罗霄山脉余脉,自七甲乡入境,走向龙形市、大布江,形成以中山为主的山地地貌;东南部为罗霄山八面山余脉,自鲤鱼塘镇原千冲乡入境,向北延伸,横亘县境中东部,插入于茶永盆地,形成中低山、高丘为主的组合型地貌。
气候
东辽县属于半湿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东辽县年日照时数为2504.2小时,年日照率为57%。东辽县年平均温度5.2℃,年降水量为658毫米,夏季雨热同季。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2年,东辽县幅员面积2186.1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67040公顷,水域面积6540公顷,林地面积74328公顷。
矿产资源
2012年,东辽县具有山区与平原的综合优势。蕴藏着煤炭、石灰石、大理石、沸石、瓷土、红土、白马牙石、黄金、矿泉水等多种物产资源。
风景名胜
聚龙潭水库
聚龙潭水库座落在东辽河一级支流乌龙半截河上,该水系发源于海拨620米的乌龙山脉,库流域面积68平方公里。
辽河掌
辽河掌位于东辽县辽河源镇和龙山区寿山镇边界地区,距市区45公里。传说一条土龙在辽河掌从地下钻出形成一个洞,洞里积满了清澈甘甜之水,当地称为是土龙的涎水,也称为龙泉水,就是东辽河源头。
地方特产
东辽县土特产有柞蚕、梅花鹿、食用菌、山菜等特产品。特别是以梅花鹿为主的鹿副产品具有较大的医药保健价值。
历史文化
东辽满族剪纸
东辽满族剪纸是东辽县重要的民间特色文化之一。作品以粗犷、奔放见长,体现了女真时代的艺术古风,地域性民间艺术元素鲜明,满族民俗文化痕迹清晰,堪称东辽河畔璀璨的瑰宝。作品曾在第四届**妇女代表大会民间工艺品展出中获大奖,在**工艺品展出中获**艺术奖,在墨西哥、北京、长春等国际、国内展出中荣获褒奖,共捧得30多个奖杯和证书。2007年东辽满族剪纸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东辽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东辽葫芦画
东辽葫芦画是在亚腰葫芦、瓢葫芦上运用彩绘、火绘、刀刻等艺术手法,创作出形象生动、富含祈愿、寓意深远的吉祥物像做为观赏品和节日文化饰品,地域民俗气息浓厚。多次在各类大型展会上展示风采,备受专家与中外各界人士喜爱。2009年,东辽葫芦画被列入吉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